2019-12-11
“追尋紅色足跡,傳承紅色基因”專欄(36)
臨洮縣隸屬于甘肅省定西市,古稱狄道,自古為西北名邑、隴右重鎮(zhèn)和古絲綢之路的要沖。
臨洮隴右革命紀念館于2005年12月成立,位于臨洮岳麓山旅游風景區(qū),展覽共分六個單元,全面反映了近代臨洮地區(qū)革命精神形成和發(fā)展的歷程,詮釋了隴右革命史的核心價值。
紀念館
1936年8月26日至9月11日,紅四方面軍第4軍10師、11師、12師及第9軍25師,從臨潭、漳縣、渭源先后進入臨洮境內。紅軍先后5次攻打臨洮縣城,在城南燒瓦窯、木廠等地與敵激戰(zhàn),沉重地打擊了敵113師、118師及地方民團。有200余名紅軍指戰(zhàn)員犧牲。
臨洮縣老紅軍戰(zhàn)士茍銀祥,長征時給肖克同志當通訊員時背過的一個皮文件包
紅軍在臨洮活動期間,發(fā)動群眾,組織群眾,武裝群眾,大力開展抗日宣傳和建政工作,在陳家嘴、店子街、東四十里鋪等地建立區(qū)、鄉(xiāng)、村蘇維埃政權11處。同時,在姚家坪村組建了人民抗日義勇隊。各蘇維埃政府和人民抗日義勇隊組建后,積極為紅軍籌集糧草,巡邏放哨,緝查壞人,支援紅軍。同時,組織婦女為紅軍縫衣做鞋,動員店子街等地的一些富戶為紅軍捐獻小麥100斤,白洋370塊,白土布10匹。
1936年8月至9月,紅軍某部住在臨洮縣梁家小莊梁鼎文家,離開時留下一個制作精細、美觀大方的竹筒煙盒
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臨洮縣人民群眾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。1937年11月,在縣城成立了“甘肅婦女慰勞抗戰(zhàn)將士臨洮支會”,城區(qū)一些進步人士組織成立了“抗日后援會”,并創(chuàng)辦了《新臨洮日報》。
臨洮縣臥龍邊家灣
1938年1月,在蘭州讀書的臨洮籍青年學生王君朗、裴天宇等人成立了“旅蘭學生抗戰(zhàn)團”。1939年2月,臨洮各界人士組建七七抗戰(zhàn)紀念大會籌備委員會,為抗日犧牲的臨洮兒女,在岳麓山下公立了“抗日救亡將土紀念碑”。1940年6月,共產黨員鞏發(fā)俊聯絡孫琳、何廷武等人成立了“新添讀書會”。同年,李毅弘從抗大畢業(yè),由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羅邁(李維漢)派回臨洮建立“西北青年救國會”組織。
臨洮縣紅軍先烈墓志磚上面豎排三行印刻文字:“右三軍亡兵/張舅生貫梁/州堡城縣人”
1943年1月,甘肅南部廣大漢、回、藏族貧苦農牧民,不堪忍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,以臨洮為策源地,暴發(fā)了震撼西北的“甘南農民起義”。許多貧苦農民參加起義軍,臨洮衙下集人王仲甲為義軍主要領導人之一,與肖煥章、馬福善、肋巴佛等人,高舉“團結抗日”義旗,率領漢、回、藏、東鄉(xiāng)族10萬余眾的起義大軍組成的“西北抗日義勇軍”,轉戰(zhàn)甘肅南部,浴血奮戰(zhàn)10個月,懲處貪官污吏,鏟除惡霸豪紳,受到各族人民的擁護。這次起義是甘肅近代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。
甘南農民起義領導人之一王仲甲故居
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,黨組織在臨洮逐步發(fā)展壯大。1946年9月,東鄉(xiāng)馮家溝(令今達京堡鄉(xiāng)合進村老莊社)農民馬生祥、馮生旺兩人經中共隴南特委委員劉余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,成為臨洮縣人在本地最早入黨的共產黨員。1946年10月,中共平東工委聯絡員吳友套(康樂縣人)到臨洮開展建黨工作,介紹魏發(fā)科(今臨洮建寧鄉(xiāng)五愛村人)加入中國共產黨,爾后,兩人又發(fā)展黨員14名,在城區(qū)建立臨洮縣第一個黨支部。并積極開展地下革命斗爭,掩護中共隴右工委領導人進行革命活動。
姚家坪人民抗日義勇隊部旗幟
1985年,臨洮縣玉井鎮(zhèn)姚家坪村年逾八旬的姚枝清老人,將自己精心保存了50年的這面抗日義勇隊隊旗獻給了縣委黨史辦。圖為姚枝清故居
1947年4月,中共甘肅工委決定成立甘南民變工作委員會(簡稱甘南工委)。同時,甘南工委書記萬良才(化名楊重義)和委員牙含章等人赴臨洮開展建黨工作。11月,在玉井鄉(xiāng)建立中共南鄉(xiāng)區(qū)工作委員會。1948年4月,甘工委派 子安到臨洮新添鋪一帶開展地下工作,7月,建立中共青天支部。12月,中共隴右工委在站灘、漫洼建立2個黨總支。1949年4月,隴右工委在臨洮建立中共城區(qū)工作委員會。5月,在白家灣村(今達京堡鄉(xiāng)建立中共東鄉(xiāng)區(qū)工作委員會。5月1日,竇子安在葉家坪村(今劉家溝門鄉(xiāng))建立中共洮啣工作委員會。到1949年8月,全縣共建立4個區(qū)工委,2個黨總支,149個黨支部,發(fā)展共產黨員2179人。
隴右黨的秘密活動地舊址
隴右革命紀念館2008年11月被列入14個市州、32個歸口文化部門管理的縣級紀念館免費開放名單,2011年被甘肅省委宣傳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;2012年被甘肅省委黨史硏究室命名為全省黨史教育基地。截l止目前,紀念館共舉辦各類座談會、紀念告會20多場(次),累計接待參觀游客112.7萬人(次)。
圖文轉自 甘肅省紅色紀念館網站
侵立刪